第22集:白鸟穿心,自逐师门
梅逐雨随众师兄踏入常曦宫,大师兄掌门长明念及梅逐雨寻得妖市踪迹,大为赞赏,当即欲携众下山诛妖,但梅逐雨直言京城墨虎之祸并非天灾,实乃人祸所致,恳请暂缓行动。长明采纳梅逐雨意见,遂有意提拔他担任常曦宫总管,不料他竟当众推辞,为能与心爱之人成亲,决意脱离师门,甘愿领受责罚。
此言一出,满堂哗然。梅逐雨跪伏在师父灵位前,往事逐渐浮现,当年他在林间追逐野雉,忽遇一道人,只见道人袖袍翻飞间,野雉竟化作鸡精原形。道人知晓梅逐雨成了孤儿,自陈天师身份,言说他若肯拜师,既可享珍馐不绝,又能仗剑诛邪、济世安民,梅逐雨当即稽首行拜师大礼,从此成为常曦宫弟子。后来梅逐雨渐沉溺经卷典籍,行事愈发拘泥刻板,师父见其年纪不大渐生迂腐,便为其点化其迷津:大道至简,不在章句之间,而在澄心见性。
此时长明来找梅逐雨,苦口劝说无果,责令其认错悔过。梅逐雨神色凛然,直言既已钟情一人,若此时违心认错,他日面临生死抉择时,又有何人能信他不会趋利避害。梅逐雨字字铿锵,掷地有声,长明见他心意已决,遂道出常曦宫规:凡弟子欲脱离师门,须入白夜阵,受神鸟穿体之刑。此刑过后,前尘尽断,恩怨两清。
另一边,几位师兄聚首暗议长明决断,皆忧梅逐雨难承白夜阵之威,毕竟前车之鉴犹在眼前。然天意难违,众人只得嗟叹散去。二师兄潇暮正欲归寝,忽见一玄衣人鬼魅般现于阵中,袖底寒光一闪,将某物暗置阵眼,引起他的警觉。
武祯重返妖市后,当众宣告将与梅逐雨缔结连理。无字书闻言勃然变色,厉声反对。武祯明言己身命运从不由他人摆布,更警示无字书莫要逾越本分。妖市众妖噤若寒蝉,长老们唯有默许此事。
光阴倏忽,十日之期已逾两日,梅逐雨仍杳无音讯。豫国公眉间阴云渐聚,既忧其失信负了自家掌珠,但又想到武祯昔日亦曾这般辜负他人,如今因果轮回,恐天道好还,报应不爽。结果话音刚落,雷声炸响,豫国公只得摇头离开。
次日清早,梅逐雨仍长跪于常曦宫前。霜降甫解禁闭便匆匆赶来,见师兄形容憔悴,不由心疼,但不解他为何执念至此。梅逐雨回想初见武祯时惊鸿一瞥,而后朝夕相处间,方知情根深种,贪嗔痴妄渐生,竟生出永生相伴之念,所以他誓要阻那十八年前的旧事重演。
梅逐雨在众人灼灼目光中,毅然踏入白夜阵中。霎时间,无数幽蓝怪鸟自云端倾泻而下,众师兄见状骇然,担心梅逐雨根本难以承受。梅逐雨心意已决,任由鸟羽如刃贯穿身躯。诡异的是,那鸟群竟盘旋复返,再度穿体而过,霜降欲要阻止被阵法阻挡,其他师兄们亦是惊疑不定。潇暮暗中将一缕真气渡入阵中,帮助梅逐雨召唤法器常曦锏,清越铮鸣响彻云霄,既驱散漫天妖鸟,又将梅逐雨缓缓托起。
武祯虽忧心梅逐雨安危,转念思及其修为深厚,当不至有失。坊间百姓纷纷押注梅逐雨负心,唯斛珠倾尽银钱,赌他必会归来。彼时梅逐雨历经两次百鸟穿身考验,竟奇迹般生还,长明念其重伤未愈,允其暂居宫中调养。
旁人闻言厉声反对,言其既已非宫门弟子,岂可再居此地,梅逐雨亦无久留之意,归心似箭,只盼速返京城与武祯相见。临行之际,长明告知梅逐雨须将常曦锏留下,虽此物为师尊所赐法器,可他既已脱离师门,再无权携之同行。梅逐雨想到师傅相赠常曦锏,授予自己使用常曦锏的法子,内心稍有伤感,最终将此物托付给长明。